會員登入
註冊會員

劫後重生 | 財務顧問分享五個保險觀念,讓你在人生意外之後仍能站穩腳跟

劫後重生 | 財務顧問分享五個保險觀念,讓你在人生意外之後仍能站穩腳跟

上天與我們的健康開了一個玩笑,該怎麼因應呢?

暫代性質的圖檔

診療室裡醫師看著病患說:「你的肺部腫瘤上次切除化驗後,確定為惡性.....」

霎那間,病患彷彿做夢一般,不斷的自我懷疑:「聽錯了嗎?」「怎麼可能?我只是感冒而已啊?」接著醫師開始敘述接下來需安排的治療過程與會遇到的各種狀況醫院相關護理人員也給予病患許多資訊、資源,以及更多的加油打氣!讓Lisa知道許多病友抗癌成功的案例。

但患者心裡想到的是:這場病,將對往後的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包含各個層面的....治療有用嗎?萬一走了,家人該怎麼辦?龐大的治療費用該怎麼處理?



重大疾病的發生,一點都不少

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111)年2月底國人重大傷病證明有效領證人數已高達99.6萬人,相當於台灣每25人就有1位領取重大傷病卡,29歲到39歲新增癌症人數,在近20年來更成長率了約10%。從數據看來,重大傷病發生的人數持續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隨著醫藥進步,許多疾病也發展出許多新型態療法、藥品讓重大傷病不再只是過往認為的「無藥可醫」,但相對而來也因治療過程延長、影響生活的各層面,不單單僅是患者本身的身體健康、還深深影響了心理健康、財務健康,甚至是人際關係的健康。

移轉風險對財務影響的捷徑~保險

現今醫藥發達,許多病在過往會稱為「無藥可醫的絕症」,而現在許多的醫學科技,而有許多新型療法:標靶藥物、達文西手臂、免疫療法...,不啻帶給病友恢復健康的機會,卻也因著健保未給付而可能會需要龐大的醫療費用。就風險管理的方法來說,透過保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是在我們資產尚不能承擔經濟損失風險的時的好選擇。但許多已有保險的人來說,對於自己現有的保障,是否真的可以再發生風險時Cover對生活造成的損失,卻往往不是那麽確定。也因此有人笑說:我只有簽要保書的當天知道自己買了什麼,之後彷彿只剩繳保費的責任,而最擔心的就是發生理賠時,才能知道是否真的可以讓自己無後顧之憂地面對醫療,而不用再擔心醫藥費用、不用擔心為了休養影響工作收入,進而影響原有的生活模式....。

究竟該怎樣規劃保險,才能真的讓保險夠保險呢?定方財務顧問張佳瑩,提出以下五個關鍵,提醒大家在規劃保單時作為參考依據。

1.保險百百種,掌握保障範圍
保險項目琳瑯滿目,有買不一定有保障,例如:意外險只保「意外」事故(突發疾病對當事人來說,很意外,但在保險上不屬意外)、防癌險只保癌症,投保時務必要確認清楚保障範圍。

尤其針對理賠條件,更需要在投保時認知清楚,過往常有爭議的理賠:突然中風,想說有保「重大疾病險」,但後來才知道重大疾病險的腦中風,申請條件除了病名外,尚須符合胸痛症狀、心電圖異常、心肌酶數值,才能申請(詳細數字須參考保單條款),但很多人認為被判定是「腦中風」就可理賠。

2.保對人,才有保障
保險契約中,保險對象是誰,關係著誰享有保障利益,保費也隨著「對象」會有不同,年齡越高保費越貴,過去常見的一個家庭中小孩的保障反而做得比家長高,就是因為孩子保費便宜容易做的完整,但卻本末倒置了,較需要有保障的家長反而保障不足,當家長發生保險狀況時,收入可能減少而生活支出照舊,還需要多負擔醫藥費用,對一個家庭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3.保額要足夠:與生活模式結合
保額多少才夠,這是一個大哉問!許多人會認為能賠越多越好啊!但別忘了保障額度與保費成正比,因此若是越多越好的概念,就會發現保費也相對增加!如何在保費支出與保障額度中取得平衡,亦要同時考量不會因保費支出太高壓縮了金錢資源的運用。也就是為了保險足夠,結果沒多的錢可以存下來為將來做準備,未來面臨「窮得只剩下保單」的窘境。

另外,保障額度的需求,則需思考發生狀況時,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例如:若是中風後,剛發生時會有手術、住院花費,後續會經歷恢復期,接下來是否身體狀況能恢復呢?或者可能工作能力(符合失能狀態)會打折。若工作能力打折了,是否未來的收入也造成損失?這些皆會影響保額的預估,因此保額的評估絕非只是「遇到XX(病名)狀況,想要有多少理賠?」這樣簡單一句就可以評估出來,而是要與生活模式同時考量進去,才能真正在發生事故時,讓保險發揮保障功效。

舉個實例較好理解,以「身故保障」來說,一個單身的人,責任較少需考量的是萬一發生身故,要留多少錢給父母當作孝養金?以及畢業典禮需要多少錢來辦?加上負債(貸款:信貸、房貸等),大致上就是身故所需要的保額。但若是有小孩的父母,除了上述幾項外,還會有另一半的生活費、子女的教養生活費需要加上去。
若是其他的保障需求,例如:失能保障、醫療保障....評估項目也會略有不同。

4.保費要剛剛好
許多人應當都聽過一個討論「終身險比較好還是定期險?」也相信許多人有一個迷思:定期險只保障一段時間,例如現行的定期型醫療險,能持續承保的年齡到80歲,那80歲後年長時應是人生中比較容易生病的時期,這時反而沒有保險,而且又進入無工作收入的退休狀態,這樣不是變成「下流老人」了嗎?
我們常說,一件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影響同時存在,正面因素必定也會存在反面因素,例如:終身醫療可以保障終身,有些還可以退還保費。分析如下:

正面因素

1.保障期間長

2.保費回本

反面因素

1.保費設計屬平準限期繳費,初期每期保費會比自然保費來得高



單就保險本身特色來看,兩種各有千秋沒有一定的好壞,但保險本質就是風險管理的一環,也是人生理財藍圖的一部分時,就須考量到保費的支出是否也同時與生活支出息息相關?會否因為我需要一定額度的終身醫療保障,而讓全生涯資產可累積的時間、金錢資源下降;又或者因為保費較貴,讓保額規劃未能與生活模式一起考量,造成保額偏低無法發揮保障功能。

理財規劃最重要的就是在收入支出中、現在與未來中,取得適當平衡,讓保費支出發揮最大功效,又要讓未來財務目標皆能完成!所以該選終身好、還是定期型好,沒有定論,端看整體的規劃為何?以及是否有完整的配套措施,才能讓金錢資源發揮最大的功效。

5.提早規劃
保險是否能成立的重要因素是:被保險人的體況評估。也就是有錢不一定就能買保險,被保險人是否已有發生風險事故的可能,將會是保險公司評估要不要承保,很重要的關鍵,這與我們從醫學上來衡量是否健康,不見得符合,例如:新生兒常見的心臟卵圓孔閉鎖不全,這個症狀在醫學上不一定需要做積極治療,有可能隨著孩子成長就痊癒,但假如出檢查時發現有這狀況,若要進行投保,則得等到這狀況痊癒才能送件評估。

結語:

「保險,不能預防保險事故的發生,但能防止生活被改變」是保險業常說的一句話。保險事故若大到足以影響生活模式,代表著經濟生活也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與影響,筆者過往也常過往工作經歷中看到,不少理賠案例,因理賠金充足讓病者更可以安心養身體,而不會面臨同時擔憂病情、又擔憂金錢支出,兩頭燒影響病況。上述的五個觀念套用在保險規劃上,將可以避免腳痛醫腳、頭痛醫逃的窘況,而能讓保險真正發揮關鍵保障的功能,讓人生發生「人生意外」時,還能站穩腳步勇敢向前。




我想知道我的保險到底夠不夠保險
歡迎預約 30分鐘免費線上諮詢

關注最新動態

關注Stella 生活手札,獲取最新的動態與資訊

發表您的評論